稻田綜合種養,在穩定糧食面積的同時,既可大幅增加經濟效益,又能提高水稻品質。
在種糧比較效益較低的當下,大力發展該種養模式成為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有效辦法。連日來,記者深入潛江多個“稻蝦共作”田地,發現除了增收增產,更欣喜的還是這種模式種養生產的大米非常安全。
一稻兩蝦 畝均純收3000元
“今年每畝純收入有3000多元哦?!?日,潛江市漁洋鎮金城村村民劉文清在稻田的水溝里捕撈蝦子,笑得合不攏嘴?!耙划€收1100斤稻,每斤賣到1.7元。再收300斤蝦子,均價16元/斤,刨去成本凈得3000多元?!薄?40畝田我一個人管,種稻養蝦一起搞,來錢,也不是蠻辛苦!”劉文清所采取的正是潛江正大力推行的稻蝦共作稻田綜合種養模式。
據2013年實地驗收測算,全省稻田綜合種養核心示范基地“稻蝦共作”模式平均畝產中稻624.7公斤、小龍蝦124.5公斤,畝產值5546.6元,畝純收入2978.2元,稻蝦共作,可謂一蝦多得。
生態增值 肥藥使用大幅下降
稻香陣陣,綠波接天。
4日,記者來到白鷺湖農場關山分場。白鷺忽而在稻田上空翩翩起舞盤旋而過,忽而鉆進稻叢覓食,宛如一幅絕美的田園畫卷。
9隊的李紅敏撥開稻叢,“你看,蜘蛛也在這里織網,這里的生態多好,蝦子自然長得好!”李紅敏告訴記者,白鷺、蜘蛛和小龍蝦都能吃稻田里的害蟲,配上頻振殺蟲燈,種田只需打一點生物農藥。
據介紹,稻田里養小龍蝦,需要開挖約占稻田總面積10%的養殖溝。稻田面積減少了,會不會影響糧食產量?
記者探訪蝦鄉食品公司基地后,打消疑慮。公司老總劉軍介紹,稻蝦共作一年只種一季作物,冬季涵養水土保持了地力,再通過選用優良水稻品種、合理密植等辦法,保證了水稻的有效分蘗、有效穗數和正常穴數,90%的水稻產量比以前同等面積要增產許多。而且,水稻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及害蟲為小龍蝦提供了充足的餌料,小龍蝦產生的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。如此一來,形成一種優勢互補的生物鏈,實現生態增值。
數據顯示,2013年,全省13個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區,化肥使用量平均下降30%,農藥使用量平均下降70%以上。
高價大米 暢銷北上廣
“蝦稻共作,‘蝦’是動力,‘糧’是目的,必須保證糧食為主角,確保糧食生產的絕對安全?!笔∞r業廳廳長戴貴洲說。
為此,潛江市提出目標,在未來幾年,力爭實現水稻效益與小龍蝦效益持平,大力推廣“蝦鄉稻”—采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,確保每一粒大米綠色無公害,以提高種糧收入。
潛江蝦鄉食品公司是潛江生產“蝦鄉稻”規模最大的公司,采取“科技+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產業化發展模式。去年,由蝦鄉公司牽頭成立的水稻專業種植合作社,吸納了2000多名社員,基地面積1.5萬多畝,全部采用“蝦稻共作”,當年農民養蝦畝均收入達5000元,今年,其主打的“蝦鄉稻”大米平均價格賣到9元/斤?!斑h銷北、上、廣,雖比普通大米貴10多倍,但搶手得很!”公司總經理劉軍喜笑顏開。(湖北日報訊 記者 孟靜 通訊員 成專)
下一篇:潛江3年擴種水稻近三成